形式:

招隐诗二首 其一

陆机 · 魏晋

驾言寻飞遁,山路郁盘桓。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

嘉卉献时服,灵术进朝餐。

收藏 复制 朗读

挽歌辞 其一

陆机 · 魏晋

在昔良可悲,魂往一何戚。念我平生时,人道多拘役。

五常侵轨仪,夕气牵徽墨。随和乏良聘,枝骈或鸩毒。

收藏 复制 朗读

陆机 · 魏晋
恢恢天网。飞沈是收。
受兹下臣。腾光清霄。
收藏 复制 朗读

讲汉书诗

陆机 · 魏晋
税驾金华。讲学秘馆。
有集惟髦。芳风雅宴。
收藏 复制 朗读

祖道清正

陆机 · 魏晋
□□□题。允藩克正。
惟是喉舌。光翼明圣。
收藏 复制 朗读

答张士然诗

陆机 · 魏晋
洁身跻秘阁。秘馈峻且玄。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眠。
驾言巡明祀。致敬在祈年。
逍遥春王圃。踯躅千畆田。
回渠绕曲陌。通波扶直阡。
嘉谷垂重颖。芳树发华颠。
余固水乡士。摠辔临清渊。
戚戚多远念。行行遂成篇。
收藏 复制 朗读
陆机 · 魏晋
三正迭绍。洪圣启运。
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群辟崇替。降及近古。
黄晖既渝。素灵承祜。
乃眷斯顾。祚之宅土。
三后始基。世武丕承。
协风旁骇。天晷仰澄。
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自彼河汾。奄齐七政。
时文惟晋。世笃其圣。
钦翼昊天。对扬成命。
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皇上纂隆。经教弘道。
于化既丰。在工载考。
俯釐庶绩。仰荒大造。
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笃生我后。克明克秀。
体辉重光。承规景数。
茂德渊冲。天姿玉裕。
蕞尔小臣。邈彼荒遐。
弛厥负担。振缨承华。
匪顾伊始。惟命之嘉。
收藏 复制 朗读
陆机 · 魏晋
巍巍皇代。奄宅九围。
帝在在洛。克配紫微。
八风应律。日月重晖。
普历丘宇。时罔不绥。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顾令文为宜春令诗

陆机 · 魏晋
蔼蔼芳林。有集惟岳。
亹亹明哲。在彼鸿族。
沦心浑无。游精大朴。
播我徽猷。□彼振玉。
彼玉之振。光于厥潜。
大明贞观。重泉匪深。
我有好爵。相尔在阴。
翻飞名都。宰物于南。
礼弊则伪。朴散在华。
人之秉夷。则是惠和。
变风兴教。非德伊何。
我友敬矣。俾人作歌。
交道虽博。好亦勤止。
比志同契。惟予与子。
三川既旷。江亦永矣。
悠悠我思。托迈千里。
吉甫之役。清风既沈。
非子之艳。诗谁云寻。
我来自东。贻其好音。
岂有桃李。恧子琼琛。
将子无矧。属之翰林。
娈彼静女。此惟我心。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顾交趾公真诗

陆机 · 魏晋
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
发迹翼藩后。改授抚南裔。
伐鼓五岭表。扬旌万里外。
远绩不辞小。立德不在大。
高山安足凌。巨海犹萦带。
惆怅瞻飞驾。引领望归旆。
收藏 复制 朗读

答潘尼诗

陆机 · 魏晋
于穆同心。如琼如琳。
我东曰徂。来饯其琛。
彼美潘生。实综我心。
探子玉怀。畴尔惠音。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弟士龙诗

陆机 · 魏晋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
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
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
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收藏 复制 朗读

百年歌十首 其七

陆机 · 魏晋

七十时。精爽颇损膂力愆。清水明镜不欲观。临乐对酒转无欢。

揽形修发独长叹。

收藏 复制 朗读

陆机 · 魏晋
物情竞纷纭。
至理自宜贯。
达观傥不融。
居然见真{赝贝=月}。
收藏 复制 朗读

陆机 · 魏晋
惆怅怀平素。
岂乐于兹同。
岂宴栖末景。
游豫蹑余踪。
收藏 复制 朗读

园葵诗

陆机 · 魏晋
翩翩晚凋葵。孤生寄北蕃。
被蒙覆露惠。微躯后时残。
庇足周一智。生理各万端。
不若闻道易。但伤知命难。
收藏 复制 朗读

赠斥丘令冯文罴诗

陆机 · 魏晋
夙驾出东城。送子临江曲。
密席接同志。羽觞飞酃渌。
登楼望峻陂。时逝一何速。
与子别所期。耀灵缘扶木。
收藏 复制 朗读

尸乡亭诗

陆机 · 魏晋
东游观巩洛。逍遥丘墓间。
秋草漫长柯。寒木入云烟。
发轸有夙宴。息驾无愚贤。
收藏 复制 朗读

遨游出西城诗

陆机 · 魏晋
遨游出西城。按辔循都邑。
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迁化有常然。盛衰自相袭。
靡靡年时改。冉冉老已及。
行矣勉良图。使尔修名立。
收藏 复制 朗读

辨亡论下篇

陆机 · 魏晋

  昔三方之王也,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奄交、广。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刘公因险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矣。吴桓王基之以武,太祖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於戎行,识潘濬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托,士燮蒙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奇刘基之议,而作三爵之誓;屏气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登坛慷慨,归鲁肃之功;削投恶言,信子瑜之节。是以忠臣竞尽其谟,志士咸得肆力,洪规远略,固不厌夫区区者也。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

  初都建业,群臣请备礼秩,天子辞而不许,曰:“天下其谓朕何!”宫室舆服,盖慊如也。爰及中叶,天人之分既定,百度之缺粗修,虽醲化懿纲,未齿乎上代,抑其体国经邦之具,亦足以为政矣。地方几万里,带甲将百万,其野沃,其兵练,其财丰,其器利,东负沧海,西阻险塞,长江制其区宇,峻山带其封域,国家之利,未见有弘於兹者矣。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宪,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或曰:吴、蜀唇齿之国,蜀灭则吴亡,理则然矣。夫蜀盖籓援之与国,而非吴人之存亡也。何则?其郊境之接,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川阨流迅,水有惊波之艰。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舳舻千里,前驱不过百舰。故刘氏之伐,陆公喻之长蛇,其势然也。昔蜀之初亡,朝臣异谋,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机械以御其变。天子总群议而谘之大司马陆公,陆公以四渎天地之所以节宣其气,固无可遏之理,而机械则彼我之所共,彼若弃长技以就所屈,即荆、扬而争舟楫之用,是天赞我也,将谨守峡口以待禽耳。逮步阐之乱,凭宝城以延强寇,重资币以诱群蛮。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县旌江介,筑垒遵渚,襟带要害,以止吴人之西,而巴汉舟师,沿江东下。陆公以偏师三万,北据东阬,深沟高垒,案甲养威。反虏踠迹待戮,而不敢北闚生路,强寇败绩宵遁,丧师大半,分命锐师五千,西御水军,东西同捷,献俘万计。信哉贤人之谋,岂欺我哉!自是烽燧罕警,封域寡虞。陆公没而潜谋兆,吴衅深而六师骇。夫太康之役,众未盛乎曩日之师,广州之乱,祸有愈乎向时之难?而邦家颠覆,宗庙为墟。呜呼!人之云亡,邦国殄瘁,不其然与!

  《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玄》曰:”乱不极则治不形。“言帝王之因天时也。古人有言,曰:”天时不如地利。“《易》曰:”王侯设险以守其国。“言为国之恃险也。又曰:”地利不如人和“、”在德不在险“,言守险之由人也。吴之兴也,参而由焉,《孙卿》所谓合其参者也。及其亡也,恃险而已,又《孙卿》所谓舍其参者也。

  夫四州之萌非无众也,大江之南非乏俊也,山川之险易守也,劲利之器易用也,先政之业易循也,功不兴而祸遘者,何哉?所以用之者失也。故先王达经国之长规,审存亡之至数,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宽冲以诱俊乂之谋,慈和以给士民之爱。是以其安也,则黎元与之同庆;及其危也,则兆庶与之共患。安与众同庆,则其危不可得也;危与下共患,则其难不足恤也。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麦秀》无悲殷之思,《黍离》无愍周之感矣。

收藏 复制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