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唐代
>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
出自唐代的《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
译文
贤明的国君应广开言路,贤能的人才才不会被埋没,民情必然能够上达。
相关名句
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
商君书·君臣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
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
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庄子·内篇·德充符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成者未必不达。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弃。
警世通言·卷十八
五谷不熟,不如荑稗
醒世恒言·卷十七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增广贤文·上集
细认双瞳点秋水,依然竹马识君初。
随园诗话·卷七
猜您喜欢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
史记·外戚世家
败莫大于不自知。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庄子·内篇·齐物论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警世通言·卷一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醒世恒言·卷三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疏贱。
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中庸·第三十章
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
增广贤文·下集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
管子·牧民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邓玉宾
黄镇成
王直
刘章
张以宁
钱宰
龚鼎孳
黎扩
荆轲
张仲景
丰坊
鲜于必仁
张方
陈于王
麻革
蓝智
吴大澄
路温舒
杨廷和
姚范
恽敬
方太古
堵霞
谷梁赤
毕沅
边定
杜仁杰
史虚白
王充
车万育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