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明代
>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出自明代的《
警世通言·卷一
》
译文
契和自己心意的客人来拜访心里不会有所厌烦,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来倾听会想要说许多话。
注释
合意:称心如意。知音:知己,同志。
赏析
指与志同道合的人相处轻松、愉悦。
相关名句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礼记·大学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
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
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
菜根谭·概论
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
管子·七法
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
学之染人,甚于丹青。
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红楼梦·第五回
猜您喜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吾 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 化齐一,不主故常。
庄子·外篇·天运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鬼谷子·鬼谷子·捭阖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
尚书·周书·君牙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
三十六计·攻战计·借尸还魂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八年
事莫明於有效,论莫定於有证。
论衡·卷二十三·薄葬篇
有而勿失,得而勿忘
管子·桓公问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黄镇成
王直
刘章
张以宁
钱宰
龚鼎孳
黎扩
荆轲
张仲景
丰坊
鲜于必仁
张方
陈于王
麻革
蓝智
吴大澄
路温舒
杨廷和
姚范
恽敬
方太古
堵霞
谷梁赤
毕沅
边定
杜仁杰
史虚白
王充
车万育
牛兆濂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