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清代
>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出自清代的《
围炉夜话·第五五则
》
译文
把读书当作是终生事业的人,就该懂得读书的乐趣。抱着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去追求行善的名声。
注释
邀:求得。
赏析
指读书应该懂得学习的快乐,行善不必追求多余的回报。
相关名句
勿以己才而笑不才。
晋书·列传·第五十四章
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第二十章
有兼听之明,而无矜奋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荀子·正名
从来玩物多丧志,不是人迷是自迷。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
后汉书·列传·荀韩钟陈列传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红楼梦·第二回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
水浒传·第八十二回
猜您喜欢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五七言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荀子·致士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
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韩非子·观行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
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法不察民之情而立之,则不成;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
商君书·壹言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第二十六章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吴澄
赵溍
孔平仲
黄公绍
陆文圭
李昉
许古
王適
耿湋
释仲殊
杨玉环
赵汝茪
孙绰
李存勖
谢克家
陈德武
郑文焯
刘溥
赵匡胤
王澜
宋徵舆
李中
吕愿中
李朝威
姜特立
王寂
谢混
汪中
高攀龙
韩淲
古籍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