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出自先秦的《
韩非子·饰邪
》
译文
家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碰到荒年也不致挨饿;国家有稳定的法度,即使遇到危难也不致灭亡。
注释
常:经常,固定。
赏析
此句阐明了固定的法制的重要性,一切有法可依,才不会乱套。
相关名句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篇
笃志而体,君子也
荀子·修身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晋书·列传·第五十章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儒效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论衡·卷二·率性篇
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墨子·01章 亲士
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韩非子·说难
形不正者,德不来;中不精者,心不冶。
管子·心术下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传·系辞传下·第五章
猜您喜欢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礼记·学记
数典而忘其祖。
左传·昭公·昭公十五年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韩非子·主道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菜根谭·概论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韩非子·备内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章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史记·货殖列传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篇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文森
史鉴
杜耒
鹿虔扆
赵国璧
沈自晋
俞益谟
房舜卿
崔国辅
嵇康
姚合
项羽
上官仪
葛长庚
苏麟
阴行先
廖世美
顾况
序灯
秦韬玉
邓千江
王士祯
马臻
于濆
许德溥
刘致
欧阳詹
完颜璹
欧阳炯
孟昉
古籍
庄子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