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出自先秦的《
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
译文
皮都不存在了,毛还在哪依附呢?
注释
焉:哪里。附:依附。
赏析
此句演化为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相关名句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列子·汤问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杂记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庶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劝学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格言联璧·学问类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商书·伊训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论衡·卷二十九·案书篇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篇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史记·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猜您喜欢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四年
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
列子·说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柳絮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史记·赵世家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篇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章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衣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随园诗话·卷三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
晋书·列传·第五十六章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顾况
序灯
秦韬玉
邓千江
王士祯
马臻
于濆
许德溥
刘致
欧阳詹
完颜璹
欧阳炯
孟昉
蔡伸
卢祖皋
辛延年
张纮
谢道韫
詹初
陈沆
李慈铭
真德秀
查德卿
徐干
谢安
薛涛
裴迪
姚鼐
宋方壶
孙枝蔚
古籍
黄帝内经
资治通鉴
山海经
孙子兵法
三十六计
老子
史记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