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古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诗文
名句
人物
古籍
成语
国学百科
首页
>
名句
>
先秦
>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出自先秦的《
礼记·曲礼上
》
译文
能在无声之中有所听闻,能在无形之中有所察见。
注释
无形:不露形迹;未露形迹。
赏析
此句展示了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最高境界,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关名句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礼记·大学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醒世恒言·卷十七
因其强而强之,乃可折也;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也。
战国策·燕二·客谓燕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伤心者不可以致功。
管子·侈靡
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 之。
庄子·杂篇·庚桑楚
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修道之人,污邪之贼也。
荀子·君道
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
墨子·05章 七患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菜根谭·概论
猜您喜欢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长相思·一重山
林中不卖薪,湖上不鬻鱼
淮南子·齐俗训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弟子规·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章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增广贤文·上集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论语·八佾篇
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围炉夜话·第三五则
诗文
唐诗三百
古诗三百
宋词三百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高中古诗
小学文言
初中文言
高中文言
宋词精选
古诗十九
诗经
楚辞
乐府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节日
春节
元宵
寒食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怀古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忧国忧民
婉约
豪放
民谣
名句
写景
咏物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雨
写雪
写风
写花
梅花
荷花
菊花
柳树
月亮
山水
写山
写水
长江
黄河
儿童
写鸟
写马
田园
边塞
地名
抒情
爱国
离别
送别
思乡
思念
爱情
励志
哲理
闺怨
悼亡
写人
老师
母亲
友情
战争
读书
惜时
婉约
豪放
诗经
民谣
论语
史记
老子
庄子
孟子
中庸
荀子
尚书
汉书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寒食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鬼谷子
菜根谭
韩非子
红楼梦
淮南子
名贤集
忧国忧民
咏史怀古
三十六计
资治通鉴
增广贤文
了凡四训
文心雕龙
围炉夜话
随园诗话
人物
高士谈
李晏
张中孚
李龏
刘志渊
王哲
庞铸
边元鼎
折元礼
马钰
段成己
陈抟
修睦
孟昶
孟宾于
王衍
翁宏
薛德音
虞绰
崔仲方
刘臻
杨倓
明克让
昙伦
李德林
李孝贞
辛德源
何妥
郑公超
王谊
古籍
三国演义
伤寒论
围炉夜话
尚书
六韬
汉书
素书
吕氏春秋
荀子
声律启蒙
文心雕龙
三字经
战国策
千字文
礼记
笠翁对韵
易传
世说新语
本草纲目
韩非子
红楼梦
左传
大学
三国志
中庸
增广贤文
鬼谷子
菜根谭
庄子
黄帝内经